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3322.org)(xys.xlogit.com)◇◇

  高教大跃进是不是一场民族灾难

  杨曾宪

  拙文《“上学难”“就业难”与中国高教大跃进危机》发表后,在收到一些
支持信息的同时,也陆续看到一些质疑文章。遗憾的是,有些文章作者没读完全
文(我已将拙文压缩到7000字重新贴出,供这些先生阅读),就开始给我扣帽子,
然后发表他们的高见。如果他们能耐着性子读完拙文,就会发现,他们所提的问
题及见解已在拙文思考范围之内。

  譬如,有人指出:上学难应由国家财政解决。而拙文指出,目前,解决上学
难已不是国家能不能拿钱,而是该不该拿钱的问题了。因为这涉及更大范围内的
社会公平问题,公共财政不能拿钱培养“高等”失业大军。高教大跃进已经把国
家给“套”上了。

  譬如,有人质疑:高教大跃进不好,那保持100万招生规模就好?而拙文已
指出,高校扩招和高教大跃进不是一回事,关键是个度。教育部如果在
2001-2002年停止扩招,大学在校生规模保持在300万以内,地方院校就不会持续
大跃进,上学难、就业难问题解决难度会小得多。

  譬如,有人提出:大学生就业难是高教结构性问题。对这一问题,我在2004
年发表的《当前中国大学的双重价值危机》中已做了阐述。而今天,如拙文指出
的,在“各个专业都有足够数量对口毕业生可选择的情况下”,与“就业难”同
时存在的“招聘难”,“只能用大学生素质严重下降、专业能力欠缺来解释了”。
实际上,我接触的大企业老总,由于吃过太多苦头,已形成共识:今后招聘“宁
要高职、不招大本”。所以,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。

  譬如,有人认为:高教大跃进再不好,让更多人上大学总比不上好。而拙文
的观点是,由于违反高教规律,由于大学问题多多,所以,许多大学生“在经历
了6年应试教育的磨难后”,会把大学校园“作为补偿往昔峥嵘岁月的伊甸园,
积极享乐、消极厌学”,连高中时的优秀品质都丧失了。网上已有大学生跟贴,
支持我的观点。

  这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我反对高教大跃进的关键所在,也是我认为高教大跃进
“误国害民”主要理由所在。尽管有人指责我在书斋里炮制文章,但我敢说,目
前中国大学内部的问题,远比我所揭露的要严重;大学生的厌学情绪也远超出人
们的想象。无论他们的理由多么合理(除拙文已披露的高教弊端外,他们认为学
好学坏一个样的重要理由是,毕业找工作凭关系不凭本事),其结果对社会、家
庭和个人都是负面的。这种浪费个人生命、浪费社会财富,且无益于合格人才培
养的高等教育,除了误国害民之外,还有什么价值呢?称这种高教大跃进是民族
的灾难,并不为过。

  当然,如果有先生能用事实驳倒我的观点,给出肯定高教大跃进的理由,我
非常愿意服从真理。我也希望有全国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,能以议案提案形式,
建议国家委托权威调查单位,在全国范围内,从大学在校生、毕业生和用人单位
三个方面进行抽样调查,对中国的高教大跃效果做客观评估。在准确的事实与价
值判断基础上,再推进高教问题的解决就容易得多了。

  当然,这仅仅是希望和建议而已。

(XYS20070130)

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3322.org)(xys.xlogit.com)◇◇